学者称于光远为当时中央重要“经改文胆”

2013年09月27日06:19  汉网-长江日报
于光远资料照 于光远资料照

  见习记者 耿尕卓玛

  于光远

  上海人。原姓郁,名锺正,于光远是入党后起的名字。1915年7月出生。1935年参加“一二·九运动”。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1937年初抗日战争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起从事陕甘宁边区经济的研究工作,后在延安大学财经系任教。

  1948~1975年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1955年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的学部委员。1964年任国家科学委员会副主任。

  1975年以后任国家计划委员会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家科委副主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副主任等职。

  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原中顾委委员、经济学家于光远于昨日凌晨3时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7岁。

  于光远生前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曾亲自参与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文件起草。昨日,众多学者在网上发文悼念。

  著名经济学者吴晓波在其微博中,写道“70年代末,于先生最早提出按劳分配原则,力倡商品经济,主政社科院时期提携了一大批经济学者,他与薛暮桥、杜润生为当时中央最重要的三大‘经改文胆’。斯人既逝,文哲永存”。

  昨日,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简新华向记者感慨,“于老先生的去世,是经济学界非常大的损失。他的治学优良传统、风格值得我们学习、继承”。

  简新华教授以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产业经济为研究方向。他认为,于光远不仅坚持,还与时俱进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

  学界普遍认为,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都是于光远率先或较早提出的。简新华教授坦承,于光远始终观照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新需要,为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支撑。

  “我国的改革开放有两个理论基础。”简新华教授指出,一个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还有一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两大理论的提出和论述,于光远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于光远有专著《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于光远发表了《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问题的讨论》等一系列文章。

  简新华教授告诉记者,于光远不仅钻研理论,还为国家干部和经济学人才的培养作出重要贡献。

  早在上世纪50年代,于光远就倡导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他主持编写了《政治经济学》,成为我们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本《政治经济学》教材。

  更令简新华教授难忘的,是老一辈经济学家治学和为人处事风范。“当年,于光远曾与孙冶方先生学术观点不同,为了探讨问题,可以指名道姓、公开写文章商榷,但私下却是好朋友,如今这样的治学之风很鲜见了”。

(原标题:他曾为邓小平起草讲话稿)

(编辑:SN095)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河北省领导互“揭短” 习近平听4个半天
  • 体育恒大海报剑指中超3连冠 意甲国米逆转胜
  • 娱乐潘粤明谈婚变:原以为我的财富就是感情
  • 财经调查称北京某养老院预订入住需要等166年
  • 科技揭秘手游托:潜伏陪玩刺激用户买装备
  • 博客李天一同案律师:对判决结果非常满意
  • 读书被称为花神的处女皇后究竟是谁
  • 教育揭秘小升初考试禁令:长达十年失效史